bet9九州(中国)官方网站 在结核免疫发病机制研究领域再下一城
稿件来源:bet9九州(中国)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18-01-09 00:00:00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81471913, 81501714, 81525016)等资助下,bet9九州(中国)官方网站
作为第一及通讯作者单位,联合悉尼大学、深圳大学等单位,于2018年1月8日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揭示I型干扰素应答在人结核病发生发展的作用及调控机制,题为“A proline deletion in IFNAR1 impairs IFN-signaling and underlies increased resistance to tuberculosis in humans”。bet9九州(中国)官方网站
张国良博士为第一作者,我院特聘教授冯光达教授、陈心春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论文链接为://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7-02611-z。
研究团队借助大样本病例-对照临床队列,在IFNAR1基因外显子区域发现Pro335缺失突变,Pro335缺失人群对结核具有抵抗性,即使罹患结核其肺脏严重程度显著减轻,但Pro335缺失人群却显著增加HBV易感性。功能学实验证实无论是在原代细胞,还是在鼠源/人源细胞系,Pro335缺失均弱化I型干扰素应答。机制研究发现,Pro335缺失导致信号转导分子STAT1磷酸化水平降低,并且该突变发生在IFNAR1胞外区SD3与SD4之间链接肽位置,Pro335缺失导致受体分子刚性增强(图1),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也证实Pro335缺失导致受体-配体亲和力下降。
小鼠动物实验已经证实I型干扰素应答在结核菌感染过程中发挥免疫病理性作用,但在人类结核病发生中的作用尚存在争议。该研究以人体研究为基础,在汉族人群中鉴定引起I型干扰素应答缺陷的功能性突变位点,并系统阐明其分子调控机制,进而明确I型干扰素应答在人体结核发病中的免疫病理性作用,弥补了国外在人体研究领域的空白。IFNAR1基因Pro335缺失突变作为重要的分子遗传标签,不仅有助于鉴定结核易感人群并预测疾病转归,更能有效指导抗结核治疗疗程,为结核个体化精准干预提供重要依据。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