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9九州

当前位置: bet9九州 > 医疗服务 > 健康科普专栏

手工复核破解“血型双群”疑云,精准识别罕见疾病

稿件来源:bet9九州(中国)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5-10-03 16:28:53

  近日,bet9九州(中国)官方网站 输血科在为一例孕产妇备血检测中,发现其血型出现少见的“双群”现象,经细致复核与多学科协作,最终推断为罕见的“胎母输血综合征”(FMH)。由于诊断及时、输血方案精准,新生儿重度贫血得到有效纠正,母婴平安出院。

  机器报警“双群”,手工复核锁定真相

  2025年8月,29岁的姚女士(化名)因妊娠期糖尿病等高危因素入院待产。术前备血时,全自动血型仪检测发现其A抗原和Rh抗原中出现少见的“双群”表现。

  bet9九州(中国)官方网站 输血科梁超兰医生介绍,在日常血型鉴定中,正常情况下红细胞与血型抗体反应会表现为完全凝集或完全不凝集。而“双群”则是一种特殊现象,表现为部分红细胞发生凝集,部分不凝集的混合凝集现象,像是两群不同抗原的红细胞混合在一起。这种现象就像一个“模糊”的安全警报,提示血型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必须深入追查。出现“双群”现象一般要考虑患者是否有输血史、仪器或标本是否有问题、孕产妇血液中是否混入了胎儿的红细胞等情况。

  输血科值班人员和管床医生确认后,发现该孕妇并没有输血史,立即对同一标本的红细胞进行手工微柱凝胶法和试管法复核,结果显示A抗原“双群”现象基本消失,血型确认为AB型。为排除标本原因导致的假阳性,输血科用该孕妇另外一管血的标本进行血型鉴定与复核,结果与之前一致。为什么手工法结果无“双群”,仪器检测却有“双群”,难道是仪器出现故障了吗?为了继续追查原因,输血科联系仪器工程师一起分析原因。

  “仪器检测时,探针会自动吸取试管中下层的红细胞,而手工操作则通常取上层较为新鲜的红细胞,这一点提示我们检测时不能完全单方面相信仪器或者手工检测的结果,遇到异常结果需要进行多种实验方法复核,综合考虑分析,”输血科梁超兰医生解释,“结合孕妇在我院的历史血型结果和输血史等病历资料,我们最终报告该孕妇血型结果为AB型,但是出现双群的原因尚不能确定。”

  新生儿重度贫血,多科室联动定方案

  剖宫产后,女婴出现呼吸困难、全身皮肤苍白,血红蛋白低至89g/L,诊断为“新生儿重度贫血”,新生儿科陈耿俊医生紧急申请输血。鉴于不能完全排除Rh血型不合所致溶血的可能,根据母亲Rh血型抗原检测结果(ccDEe),选择为患儿(B型)输注交叉配血相合的B型、Rh(ccDEE)的洗涤红细胞60mL。输血后复查血红蛋白升至131g/L,婴儿面色转红润,生命体征平稳。

  “新生儿血型为B型,与母亲AB型不同,我们怀疑是生产前胎儿的红细胞混入了母亲血液中,导致母亲血样出现“双群”混合凝集现象,这是我们判断胎母输血综合征的重要线索,”梁超兰表示,“‘双群’这个警报信号一旦出现,我们一方面要解开谜题,保障用血安全,另一方面也深知输血没有绝对的安全。因此,我们的每一个决策都必须慎之又慎,将输血风险降至最低。”

  胎盘病理印证诊断,FMH科普:隐匿却凶险

  胎盘病理检查显示有“充血、出血、灶状梗死”,支持胎母输血综合征的诊断。该病是指胎儿红细胞经胎盘异常进入母体循环,发生率为1/1000~1/3000,但围产儿死亡率可达10%~15%。危险因素常见于胎盘异常、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腹部外伤等情况,但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多数病例为特发性,起病隐匿,易被漏诊。

  “FMH晚期的典型三联征是胎动减少或消失、胎心监护呈正弦波、水肿胎,”梁超兰补充,“产前诊断困难,若胎儿出现急性失血,需及时宫内输血或终止妊娠。”

  “检验必须结合临床,”梁超兰强调,“尤其是孕产妇血型出现‘双群’时,若近期无输血史,需考虑胎母输血可能,并取上层新鲜红细胞复检血型。每一次对‘双群’的深究,都是对生命负责的体现。”

  目前,姚女士与女儿已康复出院。该案例也提示,对于有妊娠期糖尿病、胎盘异常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加强胎动监护与产前评估,防范胎母输血综合征的发生。

附件: